专家称社保网络应量力而行 覆盖面广但标准不能高 ●
生产要素投入的上升已不足以维持高的经济增长,原因是生产要素的效率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所以,我们的长期增长趋势已发生变化,如果不改变生产要素的效率,经济还会继续下滑。
●目前有部分价格没有市场化,如资源、基础设施、准公共品(如教育、医疗)、利率等重要价格还有待改革,相对价格体系不合理,企业真实效率的高低无法显示。如果价格体系合理化了,经济的运行效率才能真实显现,企业创新也会更活跃。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或相当于第二产业,这种效率提高引导的结构演进,恰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长期低于第二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近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国当前的问题不是一个如何再高速增长的问题,而是经济要从高速增长阶段平稳转向高效增长,经济结构更均衡、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是增长的关键。我国持续几十年的高增长,与供给管理政策有关。当前中国的长期增长趋势已发生变化,如果不改变生产要素的效率,经济还会继续下滑。这就要求用供给管理政策来取代需求管理政策。
明年政策操作艰难
张平说,延续2012年经济发展态势,2013年中国G D P增长率继续明显下降,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期。预计2013年全年经济增长为7.6%,物价稳定在2.5%的水平,完成了年初政府制订的计划。代表着生产者的物价指数连续负增长长达两年,实体经济的通缩非常严重,经济回稳主要依靠传统的地产投资、外贸回升和加大政府基建支出,新的转型增长如信息消费、医疗消费的发展需要时间。而在货币方面2013年6月爆发了“钱荒”,金融机构的期限错配风险开始暴露,地方债问题逐步显现,去杠杆的货币收缩压力已经发生。美欧经济复苏一方面带动了中国的出口,但发达国家的复苏也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资金外流,从资产回报率角度看,中国的长期资金外流和短期国外资金流入迹象明显。2013年人民币保持了温和升值的态势,但外汇占款出现了连续下降,单边流入已经减缓,可能逼迫金融体系进一步紧缩。
中国稳增长的“底线”政策思路稳定了经济增长的预期,并同时提出了调结构、促改革的新思路。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效增长,意味着需要通过经济结构性改革,逐步消除非均衡发展累积下来的风险,走向较均衡的经济结构。然而结构调整和改革,将直接导致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即结构性减速。平衡“调结构、促改革”与经济减速方面的政策操作非常重要。加上防控金融风险,2014年将进入到一个多目标平衡的艰难政策操作期。
预计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会定在7%的增长水平,这与“十二五”规划的增长目标相一致,而实际增长仍会高于增长目标,预计经济增长7.4%的水平,物价受到经 济 增 长 减 速 的 影 响 ,依 然 保 持 在2 .1%的水平。“十二五”预计能保持年均经济增长7.7%的水平,“十三五”期间保持6.3%的水平,就能实现到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因此中国当前的问题不是一个如何再高速增长的问题,而是经济要从高速增长阶段平稳转向高效增长,经济结构更均衡、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是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