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原因主要在于养老金的两个功能性要求:可持续性和保值增值。
当前社保、养老金的重要问题是可持续性问题,特别是遇到了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我们看到了社保制度的两个方面:第一,社保制度对于应对欧洲面临的巨大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维护稳定方面;第二,对欧洲养老制度,特别是在困难时期的致富能力提出了严重挑战。
此外,中国当前问题还在于:基于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持续扩大,但是增缴力却持续下降,非正常退休人数正在上升,养老基金财务制度能力提高,但支出增长率快于收入增长率,地区之间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财政补贴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要非常注意社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现在作为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近万亿,分散在各地的社会保险基金达2万多亿元,除全国社保基金外,各地的社会保险基金每年贬值数百亿元,随着这种基金结余额的日益扩大,贬值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如果没有长远的战略投资并确保其保值增值,或者遭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或国内经济危机,养老金制度确实面临着可能崩溃的制度风险。
因此,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认为我们在重大投资领域,包括实物投资,包括金融市场投资、债券、企业债等,要给予养老金优先的位置。戴相龙则进一步明确指出:地方养老金如果收上来,有一部分用来买股票还是可以的。第一保值增值了,第二增加资本市场的机构对我们的鼓励。
养老金运营首先要考虑稳健,因此对资本市场有一定要求。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养老基金都是委托资本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投资的,他进入资本市场,因为养老金有自己使命,有自己的功能,必然把这样一种稳健性,追求长期性的经营模式带到资本市场中去,弱化资本市场的投机性。但是,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也很复杂,还要注意资本市场异变性有可能会对养老金造成侵蚀。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我们看到在很多国家养老基金因为金融上出现了问题而造成本身经营的问题。所以,养老金和资本市场关系并不简单。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相信在养老金入市,以及中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取向上,将会进行适度的调整,不会一味照搬欧美,更不会简单决策。
从运营目标来看,首先是保值,养老金是保命钱,需要安全平稳运行。其次是增值,增值的目标比较简单,以国际实践来看一般而言主要是跑赢通胀即可。因此,追求长期收益目标和控制短期波动风险以及保持相对流动性,是养老金入市最重要的基准。
从投资角度来看,并不是市场化运营一定能获取绝对收益,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所有资产相关性大幅度上升,过去不相关资产变得很相关,市场风险可能反而会加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养老金对于资本市场有一定要求,我们认为养老金入市,肯定不是救市,顶多是助市。
养老金大规模入市是趋势,但是节奏肯定是徐图缓进,不会冒进,主要原因在于这里面还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以及养老金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问题。目前看,全国社保基金业绩还可以,企业年金一些管理业绩也不错。但是,各地方分散管理的养老金,那些基金投资运营问题现在就比较突出了,部分地区连活期存款都没有跑赢,而且地方之间差异很大,部分地方制度负担与财务实力是严重不对称。
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养老金的管理和健康运营是目标和方向。但是,地方养老金如何统筹管理牵涉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问题,地方把钱交给中央,就相当于减少了一块可支配的流动资金。所以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副司长纪宁明确指出,一定要分清中央和地方的责任。更不要说未来社保、养老基金具体管理者是谁所牵涉的部门利益问题。所以今年而言地方养老金入市应该只是试点,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无论是债券市场还是股票市场,供需的平衡尤为重要,从资本市场过去历程来看,明显更偏重于作为融资市场的角色意义,供需存在一定失衡。随着养老金规模扩大,投资运营的需求也会不断发展,特别是直接投资规模的上升,这将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平衡,也有利于资本市场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