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开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这是国家为解决我国养老金问题推出的又一个政策。但是,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仍旧无法根治。仅靠政策的力量,我国的养老制度能走多远?
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已初现端倪
我国证监会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总体盈余,201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4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征缴收入19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9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但是伴随时间的流逝,现行的养老金体质制度将会在20年后显现出养老金缺口问题。就目前来说,部分省市的养老金已经开始亏空,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有19个省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较2011年扩大约240亿元。据上海人社局的数据,上海市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从2010年起突破100亿元,财政每年补贴也超过100亿元。到2020年,上海可能面临831亿元的养老金缺口。研究还表明。养老金真正大的危机在2033年左右,经过这个临界点之后,全社会养老金的缺口将是坠崖式的。2050年全社会一年的GDP正好贡献了养老金的缺口。
为什么财政补贴养老金不够用?
为什么我国的养老金会不够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可能逐渐增大。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达31%。加上人口寿命提高,如果当前的养老金收入不改善的话,未来养老金的财政补贴的确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另一个方面,我国财政补贴养老金的比例还不高,建立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政府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比例还不是很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财政补贴养老金的比例低,那么这些钱就可能不够用。
养老金缺口将如何补上?
既然财政资金无法完全弥补养老金缺口,那么未来我国养老保险的基金收入靠什么?专家建议,填补养老金缺口应该多管齐下。寿险,要尽快改革养老金运营管理机制,多元化渠道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基础养老金应由财政部负责预算和筹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计发,银行支付;个人账户涉及到养老金受托人,应当由国务院负责,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决策机制,参照和改进企业年金的模式,建立具有信托文化的市场运行机制、信息披露制度。也可利用央企“红利”弥补养老资金亏空,使“红利”流入医疗、养老等领域充实社会保障资金,而非简单进入政府财政“大账”。
事实上,此前已有多个相关部门指出,未来养老金将以组合方式投资运营。目前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养老金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对这项改革进行制度设计,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受人社部委托,分头制定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方案。专家团队的建议主要包括:发行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特定国债;国家在安排能源、交通等大型项目时优先安排一定的养老基金参与;在保持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基金存放银行和购买国债的基础上,允许其投资于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在国有重点企业改制上市中,允许养老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
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应对养老金缺口还需促进其保值增值。专家认为,如果部分养老金能持有股票资产,从长期来看是抵御通货膨胀的好办法。建议成立一个统一的投资机构,专门负责养老金的投资,其投资策略应该是多元化的,证券投资、股权投资、实业投资均可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