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位受邀参加研讨的专家透露,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议将以前分散在各部门的内容集中起来,对社保顶层设计方案进行一次全面的讨论。他认为这是新一轮社保改革过程中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这位专家表示,备受社会关注的延迟退休、国民基础养老金建设、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养老金投资运营等问题都会涉及到,但会议只是征求各方意见,应该不会确定具体的方案。决策层还是要综合多方因素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国民基础养老金短期不可能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等机构已陆续向人社部提交了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其中,清华大学的方案已于8月在《第一财经日报》首先发表。
据本报了解,人民大学相关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社会顶层设计的研究,今年曾经举行提高统筹层次的研讨会,并设计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方案。
武汉大学社保研究团队负责人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向人社部提交方案之事”不置可否,只表示他们一直都在进行相关研究。这位专家也表示,当前中国并不具备延迟退休年龄的条件。
清华方案的亮点之一是,“用GDP的1%~2%,建立全覆盖的、全国统一的、分步实施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二元结构养老金制度”。
覆盖全民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可以整合现行各类由政府支付的公共部门退休金、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补贴等,从而打破“身份不同导致养老待遇不同”这一死结。国民基础养老金计划实行的途径是建立养老金税制。
清华方案的设计是企业税率9%,个人税率4%。按照上年度各地居民家庭平均消费支出的40%~60%,向全体年满60岁,或者65岁的中国城乡职工以及居民支付国民基础养老金。总体的支付原则是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非纳税人的支付率为40%,低税率人的支付率为50%,高税率人的支付率为60%。
然而,据本报记者了解,养老保险“费改税”已经讨论多年,在业界并没有达成共识,不少专家认为应该审慎对待“费改税”。
上述受邀参加研讨的专家表示,由于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对现行制度是一个“大手术”,预计主管部门不会接受这个方案。
人社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专家们考虑较多的是如何让社保制度更加健康和完美,甚至会提出“推倒重来”的方案,但作为主管部门则会更多考虑如何让制度具有可衔接性。制度设计上也会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平稳过渡的方案。
“社会保障是一项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制度,推倒重来之后,原来制度下的那部分人如何安置,这是政府选择方案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位人士表示。
上述专家也表示,虽然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计划短期内不会进入政府的视野,但他和一部分专家仍然会向政府呼吁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的标准。在他看来,每个月55元不能算作是养老金,只能算养老补贴,根本起不到养老的作用。
但在现行的财税体制下,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养老补贴的标准面临着“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即使人社部向国务院提交了这样的方案,能否得到财政部的同意,仍然是个未知数。
或增加最低缴费年限
延迟退休也将成为这次研讨会讨论的热点。这位专家表示,基于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广泛关注,人社部可能不会采取直接的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而是采取更加“柔和”的方式,比如增加最低缴费年限。
现行制度规定,只要连续缴费满十五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虽然也规定了每多缴费一年领取时可以多增加一个百分点,但多缴费的激励力度并不足以弥补缴费年龄规定过短所带来的道德风险,有一部分参保者缴费满十五年之后就不再缴费,也增加了制度的支付压力。
“预计增加最低缴费年限可能会成为政策选择,但这些内容都还在讨论中尚未定论。”他说。
瑞银中国在国庆节前发布的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预测报告称,中国政府将以推进城镇化作为包括社会保障改革在内的多项改革的中心和把手,下一步将提高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面和质量。报告认为,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保网络也会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
这位专家也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关注社保改革的大方向,但不会细化到具体的改革措施,这次研讨会与三中全会公报内容没有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