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增长率近年来出现剧烈下滑,未来还将进入负增长,这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将会终结。
受计划生育等政策影响,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步伐要远快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口增速放缓要快于人均收入提高,也就是未富先老。
那么,谁来养活中国逐渐老去的庞大人口,中国现行的养老金体系是否能得以维持?
未富先老
中国人口死亡率比较稳定,为6.5%左右,但出生率却在急剧下降,从1970年的35%下降到2005年的13%。相应带来中国年均人口增长率从1950—1975年的2.1%下降到目前的0.6%。
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将如何呢?联合国人口委员会的展望很有意思。它假设了三种情景,我姑且称为“高增长”、“中性增长”和“低增长”。在不同情景之下,人口负增长的拐点会有所不同。我以第二种情景为基准,在2032年,中国人口达到峰值,为14.6亿,其后下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预测,中国人口2035年达到峰值,为15亿,其后出现负增长。这说明,两者估计并没有本质区别。
我所感兴趣的是,中国人口出现数量上变化之时,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都将造成极其深刻影响。
从未来趋势来看,中国劳动人口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比例,都处于减少之中。2005年,中国劳动力人口高达9.28亿,未来几年很可能开始出现负增长。我认为,这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必须面对的最严峻的人口问题。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中国未来老年人的急剧增加。当然,老年人占比提高不仅在于出生率的减少,也因为医疗条件的改善,中国人均寿命有所延长。人均寿命在1951年不过42岁,在1970年也不过60岁,现在已经达到71岁,而未来,人均寿命还可能继续延长。
中国人口地域和性别分布也在变化。目前,城市人口出生率要远低于农村。同样,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出生率也要低于中西部。尤其是,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人口增长率甚至出现了负数。在我看来,其原因有政策因素,也有文化因素,当一些年轻人富裕起来,他们会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要生孩子。
相比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中国性别失衡尤其值得关注。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最新数据,2007年,中国出生婴儿的男女比例为1.17:1,高于全球1.04:1的平均水平。也是2007年,中国9岁以下的儿童,男性比女性多1300万人。按照当前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适婚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4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