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先行一步
2014年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中有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规定引发了“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在即”的热论。然而,人社部旋即出面澄清,“《条例》只是对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至于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还需要另行研究确定。”
此前,5月,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皮德海表示,“实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双轨制问题,2014年将要拿出方案”。
官方表态进退之下,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具体方案的制定进展究竟如何?将于何时落地?与普遍关注的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又是怎样的关系?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具体方案年内出来
记者:如何理解7月1日《条例》的出台?人社部为何选择在《条例》出台后进行澄清?
郑秉文:我认为《条例》说得很平常,很原则,是例行公事,不可能引领全国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也不能成为改革路线图。但是,没想到媒体发挥得很超常。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两会”上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2014年重点工作。
《条例》7月1日生效,所有内容都应该生效。人社部出来澄清无非是出来泼一盆冷水,表示好多内容只是原则地写在《条例》上了,真正的改革方案还需等待,炒得过热容易误读和误导。我觉得也没必要出面解释什么,改革前夕,营造气氛也是有必要的。
记者:具体改革方案何时出来?
郑秉文: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我觉得很快,年内能出来。
机关事业单位一起改,不再试点,待遇不下降
记者:这一次的改革方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郑秉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已经经历了两轮改革,一次是1994年,一次是2008年,但都没到位,第二轮甚至一点实质性进展都没有。这一轮改革要把第一轮改革遗留下来的“尾巴”解决掉,同时避免第二轮改革时出现的社会恐慌。
记者:第一轮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之后留下了怎样的“尾巴”?
郑秉文:第一轮改革是在1994年,那是一次“半拉子改革”。现在还有事业单位1800万人参加进来,当时参加改革的总人数还要多一些,后来还有一部分公务员也参加了改革,后来,一部分公务员退了出来。然而,后来发现,改革对于怎么交钱有规定,对拿什么养老金却没规定,只改了前端,没有改后端,退休后还是按原来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走。
记者:如何评价第二轮改革?
郑秉文:第二轮改革是2008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的,后来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五省市开展试点。这一轮是“未遂改革”,试点工作没真正开展起来,毫无实质性进展。
这次改革试点无疾而终,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公平问题,这次改革试点不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认为不公平,即使五省市事业单位,也是分了三六九等,其中第二大类中的第二小类在试点范围之内,没有对全国事业单位进行统一改革;第二个是技术问题,改革方案中对改革后养老金水平是否变化没有预测,没有测算,没有承诺,没有具体顶层设计,是个“四无”的改革,一句话,没有一揽子改革方案,只笼统地提到要建立职业年金,这当然引起了恐慌,改不下去了。
记者:这一轮改革相比此前两轮试点有何不同?
郑秉文:这回是第三轮改革,针对第一轮改革,要解决后端问题,即养老金的发放来源、发放结构问题。其实,前端也需要改革,中端也有一些改革,就是制度设计和投资政策等。现在这1800多万、约三分之二的人都参加缴费了,但是养老金的发放来源还是按照改革以前的公式,缴费跟参加养老保险是没有关联的。在具体细节上,不一定会跟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完全一样,完全相同的是基本制度模式。
这次改革是机关事业单位一起改,说明中央是下决心了,这就肯定不会出现2008年事业单位改革时出现的广州市好几个大学50多岁的教师纷纷要求提前退休的恐慌现象。此外,这次是建立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同步进行,保证养老金不会下降。职业年金应该采取完全积累型信托制,实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但有些细节还不确定,最后要由中央来定。
总的说来,这次改革,第一,不试点了;第二,职业年金一起做;第三,事业单位不拿出来单独做了,机关和事业单位4000万人一起改。
记者:此前官方表示事业单位改革将按计划分步进行,目前分类改革还未完成,养老金改革仍在排队,您怎么看?
郑秉文:把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和诸如分类改革、聘用制改革联系起来都是不应该的,之所以这么说,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事业单位改革要是分为三六九等,政策不一致,分类改革就有意义了,养老金改革是顺着事业单位类型改的,但如果全部参加改革就无所谓了。二是改革一直没有动静,难以交代吧,这个说辞也是给上面找一个台阶吧。其实,机关公务员和所有事业单位都一起改革,这些分类改革等就没关系了,完全可同时进行。
2008年改革改不下去就是拿分类改革、聘用制改革说事儿。另一方面,改革不下去,但却把全社会的火都惹起来了,对双轨制的不满到了极点。
“中人”年龄要提高
记者:改革“中人”一直是改革的瓶颈所在,此次改革将如何解决?
郑秉文:改革成本的大小和成功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中人”过渡方案的设计,就是说,在工作人口中从多大岁数的群体开始改,这要看三个因素:一个是中央的承受能力,社会的承受能力,被改革这个群体的承受能力,这实际是一个政治问题;第二个是经济问题,“中人”参加的比重越大,经济负担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这就涉及到了具体的年龄了。第三是对新制度发挥作用的要求是否迫切,是否想让新制度发挥作用越早越好。所以,改革的“中人”年龄确定是在政治承受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