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养老金上调开始落地。目前,上海已经率先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并于5月5日发放到位。按照人社部要求,各地要于5月31日前将调整方案报人社部、财政部审批后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按理,每年养老金调整后的发放时间在1月1日。但由于具体调整幅度只能在全国两会审议预算后确定,所以实际并不能按时发放,只能补发调整后的养老金。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往年还是今年,有的省市在五六月份就按新标准发放养老金,并及时把调整增加的部分补上,而有的省市拖延到九十月份甚至更晚。
比如去年,上海就率先提高养老金并进行了发放,比一些地方早了好几个月。今年,上海同样早于其他地方。同样是调整发放养老金,上海为何如此高效率?原因值得探究,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学习。而在笔者看来,鉴于很多地方迟发养老金,或多或少影响到老百姓生活,有关方面有必要就实发时间统一画出“红线”。
对经济情况较好的家庭来说,养老金调整发放时间晚几个月或许没有关系,至少不影响生活。但对于那些高度依赖于微薄养老金收入的企业退休人员家庭来说“等米下锅”,迟发养老金或许影响到生计。因此,应该明确每年最晚调整发放时间,对那些不遵守规定的地方,应该追责并要求给予退休人员一定补偿。
从理论上来说,1月1日调整后的养老金已经属于退休人员,一些地方没有及时发放固然有客观原因,但该给老百姓的钱没有及时给,就应该作出补偿。这相当于老百姓把一笔钱存放在政府那里,政府应该支付相应的利息。如果政府要为延迟发放付出成本,或者被追责,相信调整发放养老金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笔者的建议是,如果每年都适当上调养老金待遇,在3月份全国两会审议预算后,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公布全国人均调整幅度,各地上报人社部、财政部审批要在3月底之前完成。而各地政府应该在4月底前调整并发放到位,以便让养老金政策及时惠及广大退休人员,以保障和改善退休人群的养老质量。
“养老金是老百姓的活命钱”。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这一表述就有“紧迫”、“民生”等含义。显然,调整发放越及时,越能体现出各地政府重视民生。反之,延迟调整和发放养老金,给人两种印象:要么办事效率不高,要么差钱或者该给老百姓的养老金被其他方面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