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保社保新闻早报:
社区门诊只转诊不看病?东莞市社保局回应 随着社区医疗服务覆盖面越来越广,医疗服务水平、转诊操作规范性等问题受到更多关注。今年初,共有6件政协委员提案涉及到社区卫生服务,东莞市政协将《关于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建议》作为今年6项重点提案之一,进行督办。
经过近一年的办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适当增补了药品、加强人力管理,并统一了全市转诊流程,让居民对“首诊在社区”满意度有所提升。不过,市卫计局、社保局表示,新的探索还在进行,但能否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形成及利益如何分配,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健康守门人”变转诊社区
“最近感冒发热,在社区门诊看过治不好,无法治好才转市人民医院看病。本人属于万江的,转个诊先要在社区写转诊单,再到市人民医院转一次,发着39度多的高烧跑了半天终于可以看病了,结果却让人欲哭无泪,看两天病花了近400元,结果就报销20多元。”
这是市民陈先生在就医转诊时发生的事情,这段经历让他很是生气。陈先生认为,既然现在已经按社区门诊、二级、三级医院不同的比例报销了,就不要再搞个“转诊单”来折磨病人了,交了社保就该自由选择能治好病的医院。
今年初,政协委员尹利平上交了提案《关于完善社保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在提案中,他也历数了目前东莞社区医疗的设施和转诊问题。如部分硬件设施陈旧落后,药品严重不足,不同症状的病人去看病都只能开一两种同样的药。
从2008年建立至今,东莞社卫站点达到397间。尽管东莞的社卫服务体系取得巨大社会效益,全市发展却依然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服务机构在管理、投入上不尽相同,甚至是“南辕北辙”。
政协委员、市社保局副局长张亚林说,莞城、南城、企石等部分镇街的社卫服务机构,服务人员、设备均不足,严重影响了服务能力,近几年的转诊率均高于50%,最高时达70%。少部分机构对就诊群众不经任何诊治就转往上级医院,出现很高的“无诊治转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