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没米或油了,不用去市场或超市,到某些定点药房竟然也能买到。近日,南京市民曹先生因感冒去一家医保定点药店买药时,发现药店除了卖药外,还卖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而且都可用医保卡支付。(1月2日《新华日报》)
医保卡成“购物卡”,这种现象并非南京才有,近年来在不少地方的药店都兼了“超市”。医保卡个人账户金是参保者的救命钱,具有“专款专用”性质,不能挪作他用。而一些药店为了牟利,让医保卡异化为“购物卡”,必然会对医疗保障制度带来负面的影响。这其中,一些市民只看眼前利益的短视固然也应该批评,而要从根本上杜绝违规“刷”卡行为,尤其需要从制度上堵住药店变“超市”的漏洞。
医保卡成“购物卡”,并不只是“花自己的钱”。根据医保相关规定,市民只要到医院证明自己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办个证明,一年中除将自己卡中的钱用完外,还可报销几千元,不少深知这一门道的人就专从医保基金中赚便宜。一些药店就瞅准这一“商机”,顺便销售米、油、酒、化妆品等,甚至还卖手机、小家电等。这种做法,事实上是在侵占医保基金。很多药店在没有获得“医保定点”之前,千方百计去争取“医保定点”资格,一旦“牌子”到手,就将这种资格作为牟利手段,想尽各种办法来“啃医保”。对这样的药店,应摘去其“定点”之招牌。
药房把医保卡当成唐僧肉,其实只是乱象之一。还有一些医院,同样也在“啃医保”,而且胃口更大,手段更多。他们或将自费项目改为医保内项目,或伪造病历,无孔不入。更有甚者,让医院的员工假冒“病人”,没完没了地看病、做检查、开药甚至住院。医院热衷于此,是因为按照相关规定,住院的人数越多,或者看门诊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医院从社保部门领到的补贴就越多。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这种规定无疑会被这些医院造假骗保的行为利用。
不论是药店骗保,还是医院骗保,都是侵蚀医保的“黑洞”。医保卡成“购物卡”的现象早几年就出现,但被查处的药店不多。有句话叫做有恃无恐──之所以无恐,总是因为有恃,既然把医保当成唐僧肉也没事,不难想象药店“啃医保”的积极性会有多高。由此也可看出,堵住侵蚀医保的黑洞,该从何处下手。政府加大投入成为新医改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怎样用刚性措施保证医保资金不被药店和医院的违规行为蚀空,至关重要。否则,堵不住侵蚀医保的黑洞,即使国家加大了投入,恐怕也还是会被“蒸发”掉,无法真正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