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深卫信)公立医院改革深圳再有新动作。昨天,市卫计委向媒体公布了我市新出台的《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市将通过进一步改革,力争到2017年,实现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形成,公益性质全面巩固,医院运营绩效显著提升,医疗行业发展环境优化四个目标。据悉,深圳也是全国首个印发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试点城市。
编制管理:
公立医院实行去行政化去编制化
深圳公立医院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学习借鉴香港医院管理局运营经验,我市将完善市医管中心的法定机构运作模式,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去编制化”改革。
据市卫计委介绍,下一步将在公立医院推行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实行“以事定费、以费养事、以事定岗和按岗聘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模式,现已有编制的“老人”不变,不损害其现有的利益,新入职医生则不再有编制。
“编制背后无非就是三方面的利益:一是政府的财政补助,二是人员的养老保障,三是人员交流任职。在财政补助方面,我们已经取消了与人员编制挂钩的财政补助核算方式,改为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机制;养老以后也将实行社保+职业年金的方式并保障不低于现有有编制人员的养老福利;人员交流任职方面,医院去行政化后各职位任职与是否在编无关。这三方面问题解决后,编制其实就成为了一个‘空壳’。”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去编制化”、 “去行政化”改革后,将进一步落实医院用人管理自主权,由医院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工资分配等管理制度,淡化和取消身份差别;健全内部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个人薪酬挂钩,保障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在“放权”医院的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也进行运营监管模式的改革,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一方面是健全医院运营绩效考核,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社会满意度等量化考核,并与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总额以及领导班子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今年年底前,将建立数字化公立医院运营综合监管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医院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情况和业务运营等数据,实现对其运营管理情况的动态化、常态化监测和评估。另一方面是推动公立医院依法治理。医院岗位的设置、岗位管理制度、工资分配方案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政府也将向各公立医院派驻财务总监或是引入第三方审计,以约束院长权力的无限扩大。
解决看病难问题:
引导市民前往基层医疗机构首诊
有病都挤到大医院,一方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另一方面也让专家看小病浪费优质医疗资源。为此,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完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市民前往基层医疗机构首诊。通过改革,到2017年,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诊疗量要占全市总诊疗量的五成以上。
为推动社区首诊、分诊就诊,我市将推出系列改革措施:
一是从医疗资源的规划布局上,将从严控制公立医院的总量、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推动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发展,完善康复、肿瘤、神经、口腔、儿科等专科医疗体系。与此同时加快基层医疗服务网络的发展,逐步调整社康中心布局,在每个街道设置1-2家一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区域社康中心),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二、三类社康中心、全科医学诊所。
二是着力提升基层的医疗,让市民能够在基层放心看病。据悉,目前我市在岗的全科医生有2630人,到2017年我市还将培育3000名全科医生。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依托家庭医生,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与管理、疾病初级诊疗、转诊转介服务。政府鼓励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联网组团运营,支持医疗机构组建专科医院联盟、专科医疗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也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参加医疗机构联网组团运营,并引导其开展有序竞争。2015年底前,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置全科医学组织协调部门,负责承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并指导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工作。
三是完善转诊机制,让在社区看不了的病能快速转诊到上级医院。市卫计委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双向转诊平台,大医院对基层转诊的病人将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公立医院也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优先开放预约号源。今年底,来自全科医生预约挂号和转诊的号源将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20%以上。支持全科医生承接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的管理和指导服务,引导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建立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接续性医疗服务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促进形成急慢分治格局。
四是通过付费机制的引导分级就诊。卫生部门将与社保部门协商改革医保付费方式,完善促进分级诊疗的支付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的起付线可从患者在首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之日起连续计算。政府财政补助将向专科医院、基层普通门诊、大医院疑难诊疗倾斜。“目前正在制订分级诊疗指导方案,将来将探索向全科医生购买基本医疗服务,探索社保按人头向医疗机构签约打包付费,社区首诊的医保偿付也会提高。”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解决看病贵问题:
改革医疗价格结构 提技术费降检查费
在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上,深圳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研究制定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合理提高诊查、手术、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降低部分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和医用耗材定价。
据悉,深圳将推进实施按病种、服务单元、服务包、床日等多种定价方式。具体工作上,将逐步理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各医疗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将进一步健全与总额预付、分级诊疗相衔接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试点推行门诊按人头、住院按病种分组付费或按床日“打包收费”等支付模式。到2015年底,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与此同时,也将通过改革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年底前将制定《深圳市公立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调整临床用药结构,降低高价药、次高价药比例,减少辅助用药和奇异剂型、奇异规格药品的临床应用。探索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在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联合采购药品的新模式,鼓励公立医院与医药企业探索医药物流服务向医院药房延伸,并将逐步推进医用耗材网络化阳光采购,在统一信息平台公开各公立医院每一品规的医用耗材采购价格。到2017年,全市公立医院 “药占比”总体降至30%以下,卫生材料费占医疗业务成本的比例控制在12%以下。
诊疗服务:
改革病人选医生的就诊模式
在诊疗服务的改革上,将改革病人直接预约医生的模式,改为病人预约医疗团队或科室,由医院安排病人合理就诊。推行团队式服务,在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试点组建医疗和护理服务团队,作为提供疾病诊疗、护理服务的工作单元;全面推广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在便民服务上,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门诊便民服务中心、住院便民服务中心,为市民看病就医提供一站式服务。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建设“深圳市民就医网”和APP应用系统,实现自助预约挂号、支付费用和查询检验检查结果、个人健康档案“掌上通”,形成转诊转介、远程医学、健康管理以及医疗协作等 “一网通”。进一步完善“市民健康卡”功能,与医保卡、银联卡等多种载体信息对接,促进全员持卡就医和刷卡付费、在线付费,到2017年持卡就医比例达 80%以上。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医疗保险也将逐步市场化,效果也慢慢呈现。如果您想了解跟过相关资讯,可以访问新一站保险网(www.xyz.cn),除了可以阅读丰富的资讯外,还有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供您选购,我们的客服将7x24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