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结束的“两会”上,“两会”代表纷纷就完善养老保障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近日,湖北省文明办、湖北省直机关工委、湖北省民政厅等省直十个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全力做好农村养老服务工作。
据统计,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亿元,占总人口的12.5%。全国老龄办负责人日前介绍,“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将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银色浪潮”日益逼近,养老问题正在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养老事业面临重重压力
截至2010年底,湖北省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近800万,占总人口的12.73%,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60%以上。目前,湖北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994.2万。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尤其随着大量“421”结构家庭的出现,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这要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随之完善。但是,社会所做的养老准备也不充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并未跟上老龄化的步伐。老年人口总量大带来的医疗保障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皓认为,目前的养老双轨制应当废除。他介绍当前我国养老金呈现“双轨制”,即在现行制度下,机关或事业单位的职工养老金由国家全额拨款,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是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由企业、职工共同负担。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国家为其划拨的养老保险基金,不仅以员工的实际收入为基数,而且还随着其工资和工龄的增长而增加。
在20623人次参与的由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发起的大型网络调查中,在“社会保障”类,25%的网民最关心养老保险;94%的网民认为,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有网友指出,企业退休人员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同等资职退休人员的待遇低两至三倍。
养老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报记者对1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30至50岁的中青年进行采访后发现,养老意识的缺乏已成共性问题。“现在房价物价都不低,能对付眼前几年就不错了,孩子能否进好学校,能否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这些问题都让人自顾不暇,根本无暇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今年35岁的刘先生道出了绝大部分中青年人的心声。
老年人口总量大带来了医疗保障的压力。“现在大多数医院里,除了儿科、妇产科这些特殊的科室外,绝大部分科室住的都是老年人。”一家医院工作人员谈到老年人医疗时说。步入高龄,意味着劳动力的丧失、致残率的增高。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家庭、社会养老的负担将越来越沉重。
从老年人口的分布来看,农村老年人分布较多,而目前我国并无统一的养老金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数额尚且千差万别,最为广大的农村恰恰是养老金覆盖最为薄弱的地方。大量的老年人口来自农村,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处于养老无保障或保障水平较低的状况。农村养老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子女的孝心和经济状况。
全国政协委员、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提出,今后养老设施应当作为公建配套。他说:“目前部分城市建设了养老社区,但是一个社区里全是老人,缺乏生机与活力,也不利于老人生活。大量的房地产开发与养老事业脱节,这为后期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造成困难。为此,我建议:将养老院作为公建配套,列入规划审批。”政府在房地产开发的规划设计中,比照居民公共用房、车位配置等公建项目,将养老设施作为公建配套设施,列入规划设计审批。
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
虽然老龄事业面临重重挑战,也有一些可喜的现象表明,政府已开始重视老龄工作,更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正在建立中。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近几年来,湖北省内相关部门认真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且向贫困老人倾斜,各项保障机制正在不断规范和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林宗寿提出构建居家社会化养老体系。居家社会化养老是一种以社区为依托,以完善的网络服务系统和平台为载体,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化人员与社会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内的老人开展服务的模式。这种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方式,能集中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既可减轻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又可满足老年人“恋家”情结,还能节省国家养老福利资金的投入。
社区可以根据老年群体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整合资源,在满足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等共性化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满足老人的个性需求。一是对高龄和不能自理生活的老人,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提供医疗、康复、护理、家务等全方位服务,对生活能基本自理的中高龄老人,运用日托中心、康复站等形式开展服务;二是对救济对象、特困、独居、独生子女死亡及残疾家庭、高龄和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等特殊老人,提供低保救助、政府购买服务、义务服务、互助服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服务;三是为低龄、健康老人,特别是“空巢”家庭老人提供文体娱乐、医疗保健、家务料理等社区服务,并鼓励支持他们参与社区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