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养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按联合国标准即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中国早于1999年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5.3%;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1.381亿人,占总人口数比重达10.1%。老年人口数量的巨大增长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住”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量。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医疗养老的春天。
老龄化加速和政策红利共同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由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数量的巨大影响,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在缓解了人口总量压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的老龄化进程。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在1949-1957年、1962-1970年及1981-1990年三大人口出生高峰出生的人员在2010年之后陆续进入老年阶段,再叠加死亡率降低、人均寿命延长的因素,使得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较发达国家显著加快。
从2013年到2021年我国的老龄化水平将由目前的15%提高到18%,老年人口年均增长700万人;而从2022年到2030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后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间的人口陆续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口迅猛增长,年均增长1260万人,老年人口总数达到3.71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25.3%;而到2053年,老年人口数增长到4.87亿人,老龄化水平将提升至34.9%;从2053年到2100年开始,老年人口增长期结束,中国将进入一个稳态的重度人口老龄化平台期。
我国是在家庭养老保障功能逐步弱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目前的社会抚养压力已经比较沉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发展,未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冲击。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增长方式转变、劳动就业,以及经济社会运行成本、金融系统稳定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系统性的影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因素。
老有所养: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制约当前养老产业的发展
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制约当前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目前全国老年消费市场空间在2.7万亿左右,到2020年接近6万亿。现阶段国内未富先老和富者未老同时存在。虽然支付能力仍是限制因素之一,但国内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未来数年内购买高端养老服务和产品的主力消费人群,潜在客户也将逐步从高端向中低端扩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借鉴国外长期照护保险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群的支付能力,有望极大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老年人口数量的巨大增长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量。预计随着未来60后逐步步入老年阶段,作为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其收入水平会逐步提高,将有力推动国内养老事业的发展。
老有所医:慢性病用药和长期照护产业将迎来长期的发展机遇
慢性病用药和长期照护产业将迎来长期的发展机遇。老龄化进程将推动慢性病用药的需求,慢性病用药市场扩容是确定性的趋势,与互联网相关的慢病管理也将迎来发展契机。国内目前养老服务业的体量同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缺口,医疗服务仍然同养老分离。未来医养结合将是发展趋势。
目前,部分养老机构已经开始和医院进行合作,开展医养结合的尝试。从模式上来看,主要有整合照料、联合运行、支撑辐射等类型。台湾地区的部分养老机构由于是依托医院发展而来,因此医养结合较为紧密。而国内多数三甲医院由于超量的诊疗人次预计很难有资源和养老产业进行对接。反而是一些基层的二级医院等有望通过和社区合作等进行医养结合的尝试。
老有所居:养老地产逐渐成熟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养老地产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咨询报告》中了解,养老地产逐渐成熟。国内养老地产开发商将面临从赚“快钱”到赚“慢钱”的转变,充分发掘养老配套服务所带来的增值效应仍是当前养老地产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养老地产存在出售、出租和租售并举等多种运营模式,未来保险资金、开发商和养老服务运营商有望逐步分工,实现开发利润、租金收益、资产升值收益与经营管理收益的分离,实现风险收益的分拆和匹配。
对于开发商而言,最熟悉的商业模式是:买地、建房、出售或持有。养老地产是住宅与服务型商业的复合地产,除产品的销售(租赁)外,其配套设施、服务等等都是收益的重要来源,赢利更依靠后期的运营。目前国内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主要可以分为销售、销售+回购、租售并举和会员制出租等几种类型。不同的模式对开发商的资金回收周期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