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去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2亿多人,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2035年之前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多个知名网站两会前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显示,养老等社会保障话题受关注度位居前列。
“银发浪潮”滚滚而来,同样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的担忧和思考,纷纷为“中国式”养老支招。
“未富先老”,养老钱从何而来?
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的情况不同,我国以发达国家一半的人均收入水平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的鲜明特征。“中国式”养老,钱从何来?
全国政协委员郑惠强认为,应建立和完善结构均衡的多层次养老资产保障制度。首先是要打破身份界限,整合现行政府部门退休金、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建立全国统筹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防止老年贫困。同时,打造多元化、可持续的养老资产管理体系,比如建立“以房养老”等个人理财计划,从试点逐步扩展实施范围,同时推出遗产税,增强“以房养老”保障的吸引力。
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建议,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养老金的筹资水平和方式,通过增量改革和结构调整来推动制度完善。另一方面,要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科学、细致地对养老金调整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保障老年人实际生活水平不降低。
养老院“一床难求”,能去哪养老?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4万多家,养老床位390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32%,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0.6张。养老院“一床难求”,即使钱没问题了,也不知该去哪里养老。
全国政协委员马志伟建议,一方面,国家在充分利用现有养老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更多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老年护理院、街道养老院及托老所,增大服务范围,确保所有老人老有所居。另一方面,要制定土地利用、税费减免、政策资金扶持、行业补助等优惠政策,广泛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兴办社会化养老事业,在“扶上马”的同时,再“送一程”,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郑惠强委员则认为可通过推进可持续照料的养老社区建设来应对“一床难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