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宁教授对西方的养老观念以及社会养老制度烂熟于心,但碰到自己的养老问题,除了依靠退休金和节俭的生活,他却想不出更好的规划。 王宁教授有过多年在美国读书生活的经历,本以为他全面地受到西方养老观念的熏陶,会制定出一整套极富逻辑性的养老计划。结果王宁教授给我们交了一张“白卷”。
并非王教授不了解西方的养老观念以及社会养老制度,相反,对这方面,王教授如数家珍、烂熟于心。只是西方模式完全没法搬过来用,养老问题想是想了,但结果是束手无策。
除了依靠退休金和节俭的生活,王教授想不出更好的养老规划。钱只能放银行,惟一可以规划的也许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搞好。这不是个人养老意愿问题,也不是个人能力问题。王教授认为中西方养老问题无法同日而语。
“西洋镜”
的确,美国人通常很早就有了养老规划,到40岁就买了大房子,退休之后还可以卖掉大房子、买小房子,用差价、养老保险、养老金去追求生活质量。美国人周全的养老规划依赖于他们发达的投资渠道。存款的品种多种多样,如投资性存款,银行可以确保增值。美国人坚信“鸡蛋不应该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存款通常由专家代理分项投资,比如投入了10项,两项亏了,而其他8项都是赚的,就可以基本保障整体存款的升值。
中国情
而在中国,钱存在银行里是要百分之百贬值的,投资股市基本是有去无回的。房价有大幅度跌落风险。物价肯定会上涨。保险是泡沫,也许存在骗局,比如很多霸王条款,只考虑对保险公司有利的方面,不真正考虑投保人利益。至于大病统筹,似乎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王教授仍然持质疑态度。在美国,老年人有国家统一保险,生病不用花一分钱,侍候费用也由政府承担。然而中国的社保医疗有报销封顶,要人侍候也要自己掏钱。 最后只能感叹:在中国养老的成本比美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