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在2017年底,将真正实现社保卡全国范围内一卡通
社保卡是我们在办理社保时所经常用到的。社保卡以方便快捷的社保办理模式和安全的社保服务体系。早已得到普遍的推广。随着持卡人数的不断增加,一张小小的社保卡所承载的功能将越来越强大。春节后,人社部门给老百姓送上了一份新年大礼:在许多地方,老百姓持一张社保卡,就能满足挂号就医、金融支付等多种需求,2017年基本实现全国社保一卡通。
“很多人误认为社保卡就是医保卡,其实社保卡有两个账户,一个是医保个人账户,原则上里面的钱不能取出来;还有一个是银行金融账户,开通后可以当银行卡使用。”2月9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保卡最先启用的是医保功能,也是最被熟知的一项功能,此次改革主要涉及的是社保卡支付功能的拓展。
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9.72亿人,预计到2017年底,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将超10亿。
以前,一个参保人手里可能有医保卡、养老金存折、就失业登记证等多个证件,今后,参保人持一张社保卡就能够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养老保险事务、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等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甚至在部分地区还可以当身份证、银行卡、缴水电费、网上挂号、购买商业保险、公交卡等功能来使用。
“社保卡拥有社保、身份证和金融支付三大功能,此次主要是社保卡支付功能的拓展。”董登新称。
根据人社部《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意见》,未来社保卡的应用十分广泛,应用目录可分九大类102项,涉及到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至2017年底,社保卡还可跨地区、跨业务直接办理个人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基本实现全国社保“一卡通”。
实现社保卡的全国通用,打通异地就医和民生领域的“中梗阻”,无疑是此次社保卡改革的重头戏;其中,实现跨省就医即时结算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的社保卡尚不能直接进行异地结算,如果需要异地就医,首先要到社保局指定的医院办理转诊到异地就医,然后再凭借病历本、医院收费收据、医院打印的费用清单及社保卡、身份证、银行卡等去参保的社保局报销,流程繁琐且复杂,而社保卡实现全国“一卡通”之后,则可实现本地和跨省的医疗保险的即时结算。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2016年12月发布的《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要求,2016年底,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同时,加快社保卡发行进度,优先为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符合转诊规定人员发卡,将社保卡作为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身份识别和直接结算的唯一凭证。由此可以看出,社保卡实现全国“一卡通”之后,跨省的医疗保险的即时结算范围暂时仅限住院的医疗费用。
“没有基本医疗保险的全国统筹,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保卡在全国范围的‘一卡通’。”董登新表示,只有提高养老和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实现全国的统收统支,异地就医才会没有障碍,那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